星期日, 12月 10, 2006

跑到天涯海角 II

酒吧裡一起看相。






我和加拿大朋友Shira。



波蘭同學裝作跌倒。





周六晚睡得不好,因為夢見遠足時在石頭上滑倒 :P

周日一早起來幫忙弄早餐,外邊開始下雨,狂風怒吼,在旅舍裡聽得令人心寒。這天行程並不緊密,早上冒雨走到相傳是King Arthur的出生地Tintagel Castle走了一圈,其實沒有什麼特別值得看的古蹟,都是頽垣敗瓦、零碎磚頭,不過這裡有早兒喜歡看的石頭,都是被海浪衝擊,日積月累,再加上什麼火山爆發和地殼變動,令地勢特別壯觀(當然不是免費參觀)。

早兒的歷史零蛋,聽到King Arthur只想起香港的李國章
,輕輕問起其他英國同學有關這個人的故事,情況一發不可收拾,碰巧有同學讀歷史系...在這種情況下其實惡補不了多少,不過總算是東拉西扯,知多了一點東西,英國人對國家感到自豪,只要你表示興趣,相信不少人可以滔滔不絕地,向你傾倒百年歷史。
說說我的「鴨仔團友」吧,其實這次駕車的都是行山學會的成員,很佩服,因為天雨路滑,五個小時在公路行走挺累人的。


這次行程除了讓我看到美麗的風景外,其實亦從不少細微之處了解到英國人的世界。周六晚上大伙兒百無聊賴留在溫暖的旅舍內,有的玩啤牌,有的玩大富翁,有的看書,拍拖的當然躲在一角喁喁細語。我們幾個朋友隨意挑了一個遊戲玩,類似是每人有一隻棋子,玩骰子、答問題便可以在世界地圖上走到不同地方去。起初都是毫不上心地參與,遊戲的問題卡都是關於英國,不是關於酒精,便是文學、藝術,我一條都答不上口,可是參與的人越來越多,坐在其他桌子的好些人都走過來哄哄熱鬧,每當有新一條問題,大家都聚精會神,懂的都會搶答。
雖然我和多莉斯很多問題都答不上口,甚至不明白問題,但完了我們在房裡聊起來,都不約而同認為,這樣玩一個遊戲挺有意思,雖然只是一個遊戲,可是卻可以窺探到英國人的世界觀,沒有一條問題是關於中國的,即使有亞洲的問題,都是關於日本的。記得最後贏家是英國同學,我們都作「歡呼狀」,可是他卻認真地說,自己贏是因為問題都是有關英國,這時我真的笑了,因為他太認真。
我偶爾也會看這裡的「百萬富翁」節目,一方面吸收一下知識,一方面看看他們眼中什麼是常識,或者所關心的是什麼。遊戲也是一樣,每逢有關英國的問題,十之有九是酒,例如那一種酒被稱為&@%^$%...至於另外的十分之一,就是一些文學、藝術家的作品、年份,或者英國某城市的別名什麼云云。
明顯是用腦遊戲,早兒一早已經放棄,但心裡當練習英文吧,而且這也是體驗英國文化的方式之一。

沙灘上,我們一起片石頭,浪捲到,急急逃跑,水退了,又走出去片石頭。玩樂不忘學英文,嗯,「片石頭」叫skipping stone。

回程的路上,大伙兒在車上熱烈地討論很多問題,從經濟、到捐錢哲學、文學作品...大概學生最珍貴的,就是有顆純真的心,為一個理論、一個現象爭論得面紅耳赤吧。我不知英國的學生讀書表現是好是壞,不過讀書絕對不會是全部,他們喜愛廣博的見識,就算下周一至五有四份功課、考試,都無損他們抽身出外玩樂的決心,而且還是盡興而歸的。這點當然早兒是絕對比不上的。不過聽著他們在車上討論,忽然想起在雲南探訪過的大學生。同一天空下,內地的大學生為爭取入最好的大學、為農家爭一點錢,埋頭苦幹,日復日年復年,直至「出人頭地」方舒一口氣,香港的大學生就埋頭找兼職,嚮往迎新營的瘋狂「玩樂」卻不渴求見識,而英國(我對英國的認識只是皮毛,但這是很真實的感受)的學生卻又是另一種生活的形態。

回程的路上我很用心地聆聽他們的爭論,但卻沒有參與,不知道為什麼,腦袋很累,很想找點話說,但忽然發現自己對很多東西都一無所知,感到莫名失落。究竟我懂什麼呢。
早兒是典型的香港學生,雖然成績不錯但一直不享受讀書,直至後期方領略到追求學問的快樂,深受填鴨式教育的禍害已是不爭事實,不過能夠感受到兩種追求學問的極端,總算是得到一點安慰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