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四, 2月 15, 2007

買了油角

聽媽媽的話,買了油角過新年。

唐人街的餐廳收費不算貴,但論到超市裡經過加工的食物,如煱貼、雲吞一點都不平宜,每次都站在雪柜旁思前想後,農曆新年一年一次,好吧,錢包不要「就住就住」,在唐人街買了好些喜歡吃的東西,有些是過年食品,有些是很久沒有吃過的東西,例如炸魚蛋和支竹,想來真的好笑,在香港隨時都可以吃到的炸魚蛋,到了這裡竟變得矜貴起來。華人超市裡滿是賀年食品,因為需求並不高,所以有些食品如年糕便出現「袖珍裝」,一個個像砵仔糕般獨立包裝,看上去很有趣。

至於「浸過鹹水」的油角,千萬不要抱太大期望,味道一般,還是甜的,不過質感一般,吃上去也不香口,不夠脆,與香港的無法相比。一口氣買兩盒,也是為了向宿友「文化交流」。好了,要是你在港過年時吃得膩了,就想想早兒吧,不要浪費食物哦。

根據包裝說明,油角叫「Fried Triangles」,令人啼笑皆非,同學笑說要弄「Fried Squares」給我吃,我說不必了,那是pizza。誰知道油角的英文是什麼?不妨留言,好讓大家學學英文。

唐人街掛起了一排又一排的紅燈籠,外國人都在拍照,我卻沒有拍照的意欲,正等著周日的大型舞獅表演。

***

跑出倫敦當然不是遊玩,這趟還是拍攝,下午拍完後本來十分沮喪,因為對自己拍的東西全不滿意,可是想不到怎樣可以拍得好一點。為了答謝受訪者Stan老遠跑到這所店子拍攝,我堅持請他到「麥當當」喝熱朱古力。感謝主讓我認識這樣一位開明的英國人,他到過很多地方,對其他文化十分包容,短短約一個小時的閒聊,他讓我明白多了英國人的笑話、猶太人的笑話、還有英國人對中國人的想法。

承如之前說過,早兒多次經歷笑話在英國人日常生活的重要性,無處不在,不論是藍領、白領、電影中都有數不盡的笑話,奇怪的是,英國人並不是快樂陽光的民族,但他們很欣賞幽默感,笑話裡隱藏許多諷刺,以及他們對不同文化的理解,並非一般的幽默,有時也帶冒犯含意,能夠聽得懂又笑得出,可以打破相處的隔膜。

Stan承認,英國人有一種優越感,就是覺得總比別人好,無論社會那個階層的人都會這樣,所以他們特別喜歡拿英女皇、首相等作笑話主角。聽到這裡,早兒忽然有點開竅之感。

英國有一個長青紀錄片「7 up」,十分著名,話說60年代一位監製選了英國各地共二十多位小孩子拍攝,他們來自不同階層,單是把他們帶到動物園一天遊玩,已經看到他們的不同,令我印象至深的是一位男孩,振振有詞地說:將來長大後要到非洲教育黑人,讓他們變得文明(civilised),這些小孩子沒有介心,然而從父母而來的白人優越感表露無遺,令我大吃一驚。

後來,參與這紀錄片的一名researcher,以後每七年再找同一批人拍攝,陸續出現了14 up、21 up... 至去年的49 up(即是小孩子已年近半百),而我的導師從28 up起開始參與監製工作,課堂上播放了49 up部分片段,最記得片首的一位受訪者,由小男孩變為育有三兒的中年男子,片中快速地剪輯了他過去與不同妻子的訪問片段,和懷孕的首任妻子談未來夢想、與第二任妻子同坐時承認有三者、第三任妻子...令人不禁佩服,紀錄片可以發揮的震撼力有多大。由一名出身於working class的小豆丁,經歷半生的賺錢歲月,至今天成為另一位有錢人,故事說的都是階級。

紀錄片當然賣個滿堂紅,在歐洲、澳洲和美國都大受歡迎,導師身為監製,與十多位受訪者維持了二十多年「半公半私」的關係,真的不可思議,亦令早兒對英國人怎樣看階級,有較多的體會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