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在這裡許多點滴都是與食物有關的,首次中國菜、廚房趣談...這次也是,我的同學們一起吃中餐。
周四晚在倫敦的一間酒吧,整個MEDIA ARTS DEPT的畢業生和師生聚會,我們一班DOCUMENTARY同學差不多廿人吧,其中十五人浩浩盪盪出發,人多起來,在倫敦火車和地鐵站裡穿梭,轉站時忽然少了一個,全世界停下來又要把同學找回,走在下班繁忙時間的中央地帶實在是很不容易,酒吧裡的SOCIAL GATHERING(這種聚會實在是太普遍,平均每周我有兩次,但我還是不很適應那種SOCIAL...)擠得很,詳情不說,但很想提大家拿出我「奉獻」的月餅,放在酒保前的酒枱上爭先恐後,一邊喝酒,一邊拈來一角吃,吃完後有同學嚷著說還沒有吃,伊朗同學問我為什麼笑,我說,因為我們不會在酒吧吃月餅。
意大利同學說餓了,想吃中餐,結果我們去了附近唐人街一間中餐館,其實我也不知道好吃不好吃,因為沒有試過,但其實跟外國人吃中餐實在不用想太多,反正他們喜歡、價錢又不太貴就可以了,那怕菜式不正宗,甚至掛羊頭賣狗肉。
同學說要吃點心,我說太晚了,已經九點半,餐館沒有點心。「好吧,你們點菜吧,你叫什麼我們就吃什麼吧」
「好的,那有什麼你們不吃的?」

因為信仰或其他原因,他們不吃豬、牛、羊、鴨...結果只能點些素菜、素麵和雞,菜到時他們都很決心要用筷子,有時我看到他們難以夾起食物,不忍心想要為他們拿刀叉,但希臘同學(見右圖)極度反對,好的,其實我沒有所謂,不過我們學了很多年才能奴駕的筷子,他們在半小時內要吃一餐飯,其實是一點也不簡單。相信我們都嘗過,小時候因不懂拿筷子,或手勢不訰正而被爸媽責罵的經歷吧。
因為不能叫肉,結果菜式不是豆腐,便是海鮮,對於不懂用筷子的人來說,其實很「蝦人」。很記得他們喜歡炒麵,很記得意大利女孩把筷子掉轉用了半晚,很記得希臘女孩把兩根筷子當作刀叉切蝦,很記得伊朗女孩進食時一根筷子飛到地上,很記得他們望著我用筷子吃蝦而不用手時的驚訝眼神...

當我還在思考如何回答時,淅江女孩回答得很快:oh, it's very common in China,那一刻,我看到埃及同學驚訝的表情,或許,他以為中國人還是活在保守的年代,其實中國人有很多東西都已經很西化,至少這些都不是陌生的東西。由於埃及同學實在感到太震憾,我在旁慢慢加了一句:but it's not for the first or second date, usually. For those with close relationship.
這位埃及同學其實已年過三十,而且當了電視台PRESENTER多年,可是從他的疑惑裡,可以看出他對很多亞洲事情也不了解(當然,我也不太了解埃及,希望有機會在有生之年去一趟吧)
有一點是令我感到驚奇的,就是原來亞洲人的價值觀部分是極其相近的,因為希臘同學說起歐洲國家的人對愛情的觀念時,我提到香港的女孩有一種想法(至少我感受到),就是普遍不輕易首先向男孩示愛,因為在表達愛意或追求時,若較為被動會顯得較「

有些東西你習以為常,有些價值觀是根深蒂固,從小你就是這樣學了,如果沒有人問你,可能一輩子你都不會去想「為什麼」,有些東西我們覺得是理所當然,但當要從頭到尾向一個外國人解釋時,卻發現像在說笑話,因為說出來連自己都感到令人難以信服,一點邏輯都沒有。

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