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二, 11月 07, 2006

電影節(二):真正的電影節

Sheffield電影節一年一度,為期一周,播放的全都是紀錄片,在本地的業界中也算是聚首一堂的大好機會,但對於學生嘛,並沒有我想像的那樣好。承接上周末「不幸」的遭遇,找不到一個同學一同去,後來得知有位英國女同學,雖然買不到學生券,也掏腰包買個別的電影和講座入場票,很開心在會場和她見面,有一位熟朋友,無論是看電影或是吃東西,總算不至太寂寞。從她口中得知,原來「大拿拿」一個電影節,只有一百張學生券,憑這個student delegate pass,可是在電影節期間,隨意到任何影院看任何電影和出席任何講座,比購買個別門票好得多,由此可見,這活動主要並非為學生而設。


競逐三萬磅...


在香港看電影節看得多,以為「電影節」就是看電影,其實不然。相片中的一個環節叫pitching session,就是電視頻道Channel 4會外判3萬磅給一個人拍攝一個紀錄片,完成後當然會在該頻道播放,競逐的人很多,也要經過多輪篩選。我出席了最後階段的環節,一共四位「參賽者」輪流上台,解釋他們的意念、拍攝手法,然後四位評審輪流發問,問題都是不停挑剔拍攝的可行性和效果,這些評審都是頻道的「渣FIT人」,在整個只有兩小時的環節中,他們會即場討論和宣佈誰是冠軍,因為只有一個人可以嬴得這獎金。

四位參賽者包括一位黑人、兩位英國白人和一位韓國女學生,我之所以對這個環節印象深刻,原因之一是可以從台上的對答,可以窺探英國人對紀錄片的看法,一個電視頻道對紀錄片內容的取向。

競逐者之一的韓國女孩,在英國讀電影已有三年, 現正讀紀錄片的碩士課程,她的紀錄片故事很簡單就是關於韓國一個名叫English Wonderland的地方,韓國父母都希望把孩子送到那裡學英文、英國人的傳統禮儀、烹調,這個樂園的確有趣,仿英國城鎮建造,還有市政府大樓和一些英國旅遊名勝Stonehenge,不是小人國,全是真實面積,當她在台上講解這個樂園時,台下不時傳來陣陣笑聲,英國人一向自命有幽默感,看到這些建築,還有亞洲人前仆後繼地學習大英帝國的文化,當然是雀躍無比了,連我這個香港人聽著她講解,也不由得心癢,想像拍出來的故事效果如何。

其餘三位競逐者都是本地極有經驗的監製或攝影師,一位是黑人,想拍一個黑人足球隊經理人被歧視的情況,另一位是英國人拍的是一個本地唱片騎師的傳記,那DJ小時候和父親拍過很多home video,導演想用電腦技術,把現在的主角融入小時候的舊片中,透過紀錄片回顧他自己的童年,以及和父親的關係,說實在我覺得挺新鮮,只是那DJ在本地並非很有名,片子意念好,但太個人化。還有一位女士,希望透過一個服裝品牌的形象,探討一些近社會學的現象。

我很喜歡這樣公開的討論和競逐獎金,但是透明度那樣高,只怕有好的意念,若輸了或會被「偷橋」。不過話說回來,除了競逐的要公開講解拍攝計劃,台上的評審一樣要公開討論各拍攝計劃的好與壞,最後發現不能達致共識,韓國人和另一位英國人的意念「旗鼓相當」 ,主持人邀請台下觀眾發表意見,結果所有發言的人,都表示對韓國樂園感到興趣,因為能夠透過鏡頭看到亞洲人怎樣在一個「假英國」認識英國文化,要是能跟隨拍攝其中一個學生真正跑到英國後的感受,相信效果會更好。

評審當中有一位女士一直不明白,為什麼韓國父母要把孩子送到樂園學英文,縱使韓國學生解釋,學好英文在韓國找工作會容易點,工資較高,也會被認為較「國際化」,但她還是一臉孤疑,我想,這正好反映為什麼他們需要看這個紀錄片,有些亞洲文化是難以用言語解釋的。

結果眾望所歸,韓國女孩成功奪得三萬磅獎金,看到她在台上喜極而哭的樣子,我很替她開心,因為參與電影節的亞洲面孔少之又少,我很想走上前說聲恭喜,但道賀的人太多了,所以我還是就此離開。由此再一次証明,一個觸動人的故事,可以是很簡單,學生的觸覺和意念,也不一定比資深紀錄片工作者差。

很慶幸出席了這個環節,看電影的機會多的是,但這次是一個體驗,一個見識。

行家聚首一堂...

除了這種「精彩」環節外,電影節還有許多工作坊,例如讀紀錄片的學生可以額外付錢,參加一對一的工作坊,和資深導演對談,請他們看自己的作品,那怕是正在拍攝的片段,請教他們的意見,另外還有一些售賣英國archive footage的公司擺檔,有需要借片的人可以找到聯絡...感覺就好像一個市場,或者一個Hub,無論什麼與本地紀錄片有關的東西都可以在這裡找到。只是有一點不好的,就是學生票student delegate pass太少,看來這個電影節是為本地工作者而設,而且票價高昂,實是牟利之舉。

另一點是認識了一些當電影節義工的朋友,他們有些是學生,有時是喜愛紀錄片、來自不同行業的人,我認識了一個瑜伽老師,他們想免費看電影和出席講座而當義工,只要有朋友在Sheffield住,就可以免費住、免費看電影了,由此可見那裡的人來自五湖四海,紀錄片也不是行內人的專利,行外沒有關係的人都有興趣看,普及程度算是不錯。我想要是有機會,我也要做這樣的義工,畢竟這次是觀眾身份,如果做義工可以看到背後籌備的一面。

看,這個電影院並不太大,像兩個油麻地百老滙加起來吧,電影節期間一共有六、七個Showroom同時播放不同電影和講座,像我的同學Suzanne,周六由早上九時多一直逗留至深夜十二時,看了七個Session,可是我實在精神不繼,你知道嗎?在這裡六星期,我已學懂一天看五、六套電影(當然不是三小時一套)或紀錄片,只是聽講座需要集中精神,那天晚上我聽了最後一個講座,差不多八時吧,我已開始聽不明白他們說什麼,畢竟英文還不是太靈光,必須「金精火眼」方聽得明白,既然疲倦便返酒店大睡了,以免翌日一早太累,在影院裡打瞌睡。

影院對面有一個Hub,金屬外型很酷吧?那是晚上派對的地方,雖然我有入場票,但對派對實在沒有興趣,只是在外邊拍了照片。

電影風格...

能擠身在電影節播放的紀錄片,質素一般都挺高,但風格偏向observational,都是喜歡不用腳架,「鬆、郁、矇」地捕捉最自然一刻,在香港那一套「拍攝受訪者行路」完全不受歡迎,除少數我真的悶得呼呼入睡外,大多是挺有意思的,我記得有一套Holloway Hair-do,導演在倫敦一所女子監獄內的髮型屋拍攝,剪髮的都是女犯人,導演也是位女士,她花了六個月,每周兩次到監獄拍攝,總是在她們躺著洗頭時,問她們那一刻在想什麼,有些女犯正在懷孕,有些大概刑期快滿,都是想著外邊的家人,或者出獄後的生活云云。另一套約半小時吧,全程幾乎沒有對白,是一個俄羅斯導演,在家拍攝兩歲的小兒子首次看見鏡子裡的自己,起初幾分鐘,鏡頭一直拍著一個小孩坐在地上玩耍,慢慢他抬頭站起來.直至他手觸鏡子的一刻,觀眾方知道原來一直所看的,是鏡子裡的小孩,由他以為鏡子裡有另一個人,到後來他摸不著頭腦,激烈地敲打著、甚至塗污鏡子,到最後爸爸出現,他發現原來鏡子裡的是自己,那是他首次見到自己。

小孩開始撫弄自己的臉龐、髮梢。爸爸問:你喜歡自己嗎?他說:喜歡。影片最後一個鏡頭,是小孩跟爸爸走到客廳另一邊去,隔著布簾,遠遠見到小孩和爸爸喁喁細語地聊天的影子。拍的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歷史大事,但是把小孩人生一個重大的發現巨細無遺地紀錄下來,牙牙學語的他無法用言語表達他的疑惑和好奇,但透過影像,可以看到他的心路歷程,我還是覺得挺有意思,當是一個小品確實不錯,心想,待這個孩子長大後,重看一次這個「歷史時刻」,不知他有何感受。

我的功課...

拍攝的功課對我並不是全無壓力,因為我希望擺脫以前在電視台慣用的一套,努力嘗試用自然、少訪問的方法表達故事,這樣做投資的時間當然倍增,而已落實做時也發現難度很高,有時既要拍攝、又要兼顧畫面、聲音甚至在適當時間提問,著實不簡單,對上一份功課,馬克老師要我們拍一個地方和人的關係,上課時播放我的作品時他很不喜歡,最糟是那天第一個播放的片子就是我的作品,因為我的DV帶在香港帶過來,顏色比其他同學的格外鮮豔(他稱為Babe tape),所以每次都是先播我的片,但那次他不喜歡,說我的主題不清晰,往後他看到其他同學的東西,遇上更好的,他總是慣常地把我拉下水比較,一而再,再而三,令我很是難過。但細想之下,我認為他說的都是有道理,既然是對唯有虛心受教。

以往要是老世開會時這樣說,定會難受得死去活來,但是在這裡就像做實驗,拍的功課都叫exercise,大部分都不計分,就算失手或者做得不好,你總覺得可以重頭再來,拍得不好也不只我一個,只是「身先士卒」,他的印象和批評的精力也最多,掉過來看,其實也不失為好事,因為他給我的意見也是較詳細的。下一份功課,要在同一個地方找一個有故事的人拍,我問他,應該改變地點,他說:你可以在同一個地方拍攝,這樣更可比較你是否有進步。

我很同意他的想法。

1 則留言:

匿名 說...

今天是我難得一天,
在公司飄盪之日,
亦可說為期一天,
明天又要開展另一個節目!!
由於這星期家中電腦無法上網,
故只能在公司偷偷看自己私人東西!!
細心閱讀你的分享,
謝謝你,
讓我大開眼界,
亦細心理解別國片子的風格,
你要珍惜眼前,
這些機會確實難得!!!